
名录
名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TAG信息列表 > 名录
-
国家级遗产名录-朝鲜族传统乐器制作技艺
民俗文化朝鲜民族的传统乐器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朝鲜族乐器的演奏和制作方法随着朝鲜民族的迁入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得到继承和发展。目前,常用的朝鲜族传统
点击数:691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大泉源酒酿造技艺
民俗文化大泉源酒业自清光绪十年 ( 1884年 ) 创建以来,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在采用山西中华酿酒工艺的同时,与当地传统酿酒工艺互相融合,保持了我国酿酒技艺的历史原貌,表现出关东白
点击数:565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
民俗文化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是满族民间刺绣的重要部分。满族发祥于长白山区,由于天气寒冷,长白山区满族的枕头是布缝的,称之布枕,两个堵头要绣花、纳朵,于是产生了枕头顶刺绣艺术
点击数:1010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满族珍珠球
民俗文化珍珠球,原名采珍珠,满语“尼楚赫”,是满族人三百多年来传承下 来的竞技活动之一。明清末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改国号为“大清”,清政府曾在乌 拉地区设打
点击数:649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朝鲜族长鼓舞
民俗文化朝鲜族长鼓舞脱胎于朝鲜族传统的农乐舞,它具有上千年 的历史,舞种古老,特点典雅飘逸,驰名中外。朝鲜族长鼓舞最早起源于印度的细腰鼓,又通过丝绸之路 传入我国中原,再传入东
点击数:1142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朝鲜族鹤舞
民俗文化鹤舞早在朝鲜高丽时期就存在于宫廷之中,历史悠久,舞姿优美,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充分反映了朝鲜人民 乐观向上的性格和追求美的心态。鹤舞最早只是大型宫廷歌舞“五方处容
点击数:413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黄龙戏
民俗文化黄龙戏是以东北皮影戏中流传于农安及其周边地区的“此地影”(当 地民间艺人对本地皮影戏的俗称)音乐为基调,以由“此地影”演化而来 的民间小戏(当地俗
点击数:371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长白山森林号子
民俗文化长白山森林号子是由一人领唱众人唱和的一种独特的东北民间森林工人的劳动歌,是抬木人在肩膀受到重压时 发出的自然呼声。由于森林号子产生于本土的民间劳动生活,蔓延于茫茫
点击数:451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朝鲜族洞箫
民俗文化洞箫是中国朝鲜族独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乐器,迄今已有1500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在四世纪中叶高 句丽壁画中,有吹奏“箫”这种乐器的场面。从14世纪开始,箫被改
点击数:572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
民俗文化郭尔罗斯蒙古族民歌,多数产生于二十世纪初至40年代,是蒙古族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民间艺人 用真人真事创编的民间歌曲,浩如烟海、代代相传,一些古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
点击数:649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查干淖尔冬捕习俗
民俗文化查干淖尔冬捕习俗所在区域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月亮泡 周边地区。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泊,也称之为“圣洁的湖泊或圣水湖&
点击数:426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长白山采参习俗
民俗文化长白山区的人们把人参叫“棒槌”,把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山参称为“放山”。放山习俗是长白山区的劳动人民在两千年的寻找采挖山参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由专用语言、行为规则、道德操守、挖参技术、各种禁忌、野外生存技能、专用工具器物等构成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在长白山区放山人中口传身授,世代相传至今。
点击数:610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朝鲜族传统婚礼
民俗文化朝鲜族的先人们曾长期实行“男归女家婚”,即新郎在新娘家举行婚礼,并在新娘家居住若干年,而后带领妻子儿女返回自己家里。到了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统治者在儒
点击数:411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朝鲜族服饰
民俗文化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色服装,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妇女穿短衣长裙,这也是朝鲜族妇女服装的一大
点击数:636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朝鲜族花甲礼
民俗文化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把尊重老人视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花甲宴是朝鲜族人民为60岁老人举行的生日宴。按古代干支纪年,60年作为一个循环单元,因此,将60周
点击数:647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蒙古族婚俗
民俗文化蒙古族传统婚礼习俗,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历史悠久,世代流传。自古以来,当地蒙古族聚集的地方,民间始终保持着古老的郭尔罗斯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婚俗。在氏族社会时,蒙古人
点击数:392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朝鲜族三老人
民俗文化朝鲜族三老人,是中国朝鲜族传统的民族曲艺形式,它由三个演员以老人角色表演,融朝鲜族的曲艺唱谈、小丑戏、幕间剧等形式而成。主要流传于吉林省和龙市境内,在当地很受欢迎。
点击数:417发布时间:2018-06-09【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满族说部
民俗文化满族是一个勤劳而智慧的民族。他们有一种口述的民间说唱表述形式称为说部。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传袭古老的一种民间长篇说唱艺术。满语称“乌勒本”(ulabun),
点击数:586发布时间:2018-06-08【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郭尔罗斯四胡(蒙古族四胡)
民俗文化郭尔罗斯四胡音乐流传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前郭县)。前郭县悠久的历史,留下了灿烂的地域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四胡 音乐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
点击数:575发布时间:2018-06-08【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朝鲜族荡秋千、跳跳板
民俗文化朝鲜族是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压跳板和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爱的传统民间体育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文献上来看,朝鲜人荡秋千最晚也起源于十三世纪。传说,当时因为妇女下地
点击数:2285发布时间:2018-06-08【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乌力格尔
民俗文化乌力格尔艺术在前前郭尔罗斯源远流长,是古老萨满神词逐步民俗化的 产物,融汇了蒙古族史诗说唱、祝赞词、好来宝、叙事民歌、祭祀音乐以及 北方汉族曲艺等各种艺术精华而
点击数:887发布时间:2018-06-08【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
国家级遗产名录-东北二人转
民俗文化二人转(Er ren zhuan),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一种有着三百多年历史,悠远的原始文化传承的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
点击数:537发布时间:2018-06-08【民俗文化】
阅读全文
点击排行
标签云
猜你喜欢
站点信息
打赏本站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 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扫码:你说多少就多少~
- 支付宝扫码:你说多少就多少~